2020年,广东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3600亿元,第一次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营收4300亿元,全国排名第一。此外,广东省环境服务业连续6年全国排第一。
--发布会现场--
11月15日,在中国环博会深圳展同期举行的“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发布会”上,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麦建波总结分析了广东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广东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分享。
(资料图片)
广东环保产业呈上升发展趋势
“广东省环保产业与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麦建波介绍,从2018年-2021年的广东省环保产业营收统计数据来看,广东省环保产业营收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分别为2.73%、2.87%、3.27%、3.45%。与此同时,产业营收在全国的排名也呈上升趋势,2018年是第4名,2019年为第2名,2020、2021年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
从产业结构分布上看,广东环境服务业营收占比超90%,环境保护产品营收占比不到10% 。环境服务企业中,固体处置与资源化、水污染防治2个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之和占比高达88.4%,营业利润之和占比达92.1%。
在区域分布上,广东环保产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营业收入主要以广州和深圳为主,两地企业数量合计占比32%,营业收入合计占比达77.6%。相比之下,粤东西北环保企业数量较少、营收能力较弱。
“广东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95.1%,我省环保企业仍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麦建波介绍,广东超亿元企业212家,占企业总数的11.9%。其中,营收4亿元以上(大型企业)的环保企业数量比例只占不到5%。
“主要原因是广东省工业企业数量多,污染源点多面广,涉及不同治理类型的服务需求需要不同规模环保企业作支撑。”麦建波表示,这也导致广东环保行业同质化发展明显 。
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处理、流域水环境修复等领域,企业类型主要为国有和上市企业为主。
产业发展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未来的环保产业市场,主要是存量市场、增量市场、高质量生态系统管控市场。”麦建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广东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循着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指引,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要循着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方向发展。”麦建波表示,企业要更多地从治标走向治本,需要解决复杂程度更高、技术难度更高、涉及领域更广的系统化一体化问题。
麦建波认为,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将带动环保产业面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全面升级,需求加速释放,产业服务范围延伸。环境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将催生潜在环保需求市场转化。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将带动技术和行业应用重塑,环保产业与各行业领域协同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未来行业‘洗牌’将加剧,随着央企、国企进入环保产业,会加速行业并购整合,集中度将不断提高。”麦建波认为,“专精特新”将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此外,项目统筹打包将成需求主流,从细分领域专业治理向环境问题系统解决方案转换,综合环境服务将成为主要方向。环保治理设施从“大建设”阶段转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环保设施的运营市场将逐步扩大。
未来环保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及方向又有哪些?“环保产业的定位应该是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为使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麦建波介绍,环保治理新热点主要是多种污染物协同防治、新型污染物的治理技术。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能够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提升减污降碳整体效率的技术也将受到青睐。“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是局部创新、集成创新、低耗高效,能够适应环保治理和节能低碳需求。环保装备发展趋势主要是技术装备化、装备模块化和模块标准化。”
在产业未来发展空间方面。参考《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按“产业贡献率”法,以广东GDP年均增长率5%进行测算:到2025年,我省环保产业营收有望突破5500亿;到2030年,有望突破7400亿;到2035年,有望突破9800亿。采用“增长率”法,从业人员数量按年均增长率10%进行测算,广东环保从业人员需求,2025年有望突破40万人,到2030年有望突破60万人,到2035年有望突破100万人。
---------------------
转载来源 | 广东环保产业 《广东环保产业营收连续两年全国第一》